主辦單位:中國礦業(yè)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 中國礦業(yè)大學美育中心
會議時間:2020年12月12日 8:30—18:00
會議地點:中國礦業(yè)大學南湖校區(qū)人文與藝術學院A111
會議議程:
時間 | 項目 |
開幕致辭 |
8:30-8:50 | 主持人: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史修永 1.中國礦業(yè)大學黨委副書記蔡世華致辭 2.中國礦業(yè)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處副處長張矛矛致辭 3.中國礦業(yè)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黨委書記方躍平致辭 4.鄭州大學音樂學院院長王子初致辭 |
8:50-9:00 | 合影留念 |
第一場 漢代樂器、樂隊研究 |
9:00-10:20 每篇論文發(fā)表15分鐘,、提問與回答3分鐘 | 主持人:劉建 評議人:馮光生 1.《兩漢音樂文物的復制復原研究》 報告人:王子初 鄭州大學音樂學院院長,、特聘教授 2.《漢代箜篌相關研究》 報告人:賀志凌 沈陽音樂學院教授/東北音樂創(chuàng)新實驗室主任 3.《對當今鐘磬樂創(chuàng)作的思考——以三例新出土的鐘磬實物試奏為例》 報告人:王清雷 中國藝術研究院《中國音樂文物大系》總編輯部主任、中國音樂史學會副會長、東亞音樂考古學會副會長 4.《“楚王好細腰”——也談五弦筑的形制及柱碼,、弓子》 報告人:訾威 鄭州大學歷史學院考古學系博士后 |
10:20-10:35 | 茶歇 |
第二場 漢畫舞蹈及復原探索 |
10:35-11:55 每篇論文發(fā)表15分鐘,、提問與回答3分鐘 | 主持人:苗雨 評議人:朱存明 1.《漢畫“樂舞一體”的輪回》 報告人: 劉建 北京舞蹈學院教授 2.《魯迅藏兩幅< 車騎出行與樂舞百戲>漢畫像比較研究》 報告人:王歌揚 河南博物院副研究館員/中國博協(xié)樂器專委會副秘書長 3、《對古樂舞復原的幾點思考》 報告人:李淼 河南師范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副教授 4.《大美不言 中和之氣——記華夏古樂團漢代藝術實踐“建鼓舞”》 報告人:李蘊華 河南博物院館員,、華夏古樂團成員 |
第三場 古樂舞復原實踐探索 |
14:00-15:40 每篇論文發(fā)表15分鐘,、提問與回答3分鐘
| 主持人:賀志凌 評議人:王清雷 1.《古代樂舞的研究與活化——以曾侯乙墓音樂文物為例》 報告人:馮光生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研究員/原副館長;王紀潮 湖北省博物館研究館員(二級教授)/原陳列部主任 2.《不作偽是古樂復原起碼的善意》 報告人:張翔 湖北省博物館研究館員,、中國博協(xié)樂器專委會秘書長 3.《古樂的重建——湖北省博物館編鐘樂團的實踐》 報告人:魏冕 湖北省博物館館員,;馬業(yè)平 湖北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、湖北省博物館編鐘樂團藝術總監(jiān) 4. 《湖北編鐘音樂實踐考察》 報告人:王友華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 5.《實驗音樂考古的分類及其在漢代樂舞研究中的應用設想》 報告人:朱國偉 中國礦業(yè)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副教授 |
15:40-15:50 | 茶歇 |
第四場 漢畫像樂舞圖像研究 |
15:50-17:30 每篇論文發(fā)表15分鐘,、提問與回答3分鐘 | 主持人:王志軍 評議人:王紀潮 1.《漢樂府< 郊祀歌>與漢畫像的禮樂關系問題》 報告人:朱存明 江蘇師范大學漢文化研究院教授/院長,;孫昕姣 江蘇師范大學漢文化研究院碩士 2. 《徐州漢畫像石中的樂舞畫像與中國戲曲的早期元素》 報告人:周保平 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研究館員、客座教授 3.《漢代百戲和佛教行像對北魏的影響》 報告人:何志國 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,;馬程程 碩士研究生 4.《論漢畫像樂舞圖的審美價值》 報告人:顧穎 江蘇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5.《對漢畫所見弦樂形象的認識》 報告人:鄭亞萌 北京大學漢畫研究所博士生 |
閉幕致辭 |
17:40-18:00 | 主持人:中國礦業(yè)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教授李愛真 中國礦業(yè)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副院長劉振致辭 湖北省博物館編鐘研究院院長馮光生致辭
|